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断裂与重构:“离开地球,走向宇宙”

2023-11-22 16:30:33

直播回放 - 离开地球,走向宇宙
◹ 活动全程录像回放


2023年11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联合UCCA推出的“断裂与重构:现代性的多重视角”的系列讲座第四场“走向宇宙、回归地球”在北京UCCA举办。本次讲座邀请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哲学系双聘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以及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周兴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由人类“走向宇宙”和“安居地球”这对矛盾概念着手展开讨论。

pic1-wu_and_sun_talks.jpg
◹ 吴国盛教授与孙周兴教授交流中

吴国盛教授先从科学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两个概念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逻辑,并最终回归到现代人类如何克服虚无主义、进行自我反省与拯救的命题。孙周兴教授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梳理并批判了人类世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多重影响,并设想了人类对现代技术的应对姿态。


“走向宇宙”与“回归地球”的科学史脉络:哥白尼革命与基于意志的人类中心主义

吴国盛教授指出,如今“走向宇宙”与“回归地球”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两种宏大叙事。前者的声量随现代性的深化而逐步壮大,而后者则隐含在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性话语体系之中,并通过迅速崛起的环保运动成为一项公共议题。 “走向宇宙” 这一以高扬人类的主体能力、推动科技力量进步为核心的概念,在持续发展、走向极端的过程中,将天然地产生以环境保护为代表的“回归地球”的相反趋势,这直接导致了这对矛盾话语的相互交织。为了更好地理解两个概念的内涵,我们需要回到科学史中寻找思想脉络,从必要和充分条件两个视角寻找其观念框架与内在逻辑。

走向宇宙的必要条件与哥白尼革命密切相关。他的学说打破了以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科学家所推崇的“层层相套,天地有别”的古希腊宇宙等级结构,促进了现代宇宙同质说,即一种假定“各向同性,处处均匀”的物理学的发展,并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空间”(space)概念对古典物理学“位置”(topos)观的取代。尽管在表面上,他的工作更多象征的是宇宙中心的转移,但宇宙同质说的深远意义在于消解旧有的“天体”与“地球”的界限,让人类开始认为外星与地球具有相似性,从而使人类肉身的“飞天”成为可能。也正是在此之后,笛卡尔、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才能跟进,创设区别于定性的旧物理学的、定量的新物理学,提出时空无限论,人类历史上也才真正开始有对外太空的想象。

在哥白尼身后运作,推动这一力量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中世纪晚期的基督教唯名论运动。通过强化人类视角,它高扬着“上帝绝对全能”的口号,贬低人类的感官、削弱古希腊人推崇的理性力量和宇宙秩序,从而揭示了“上帝面前人、物皆平等”的本质,并与“宇宙无限”的主张一同,使宣扬“人类有限”的相关论断得以确立。

pic2-wu_guo_sheng.jpg
◹ 吴国盛教授

与人类有限论一同兴起的还有文艺复兴后基督教内部的意志主义,即尼采的“求力意志”(will to power),它成为了人类“走向宇宙”的冲动得以发展的充分条件。与弗洛伊德“哥白尼运动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回归非理性、无意识的状态之中”的主张相悖,吴国盛教授认为,哥白尼革命并未贬低人类,反而强调人类具有自我超越的能力,这在实质上催生了全新的、基于“意志”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因为,只有超越地球和人类之眼的制约,透过“上帝之眼”展开想象,人类才能理解哥白尼学说中太阳系运作的原理——这正是人类通过个人意志的抒发、实现自我超越的实现逻辑。也就是说,在现代思想中,人类中心主义通过贬低感官和理性、高扬精神和意志的全新方式出现;而作为现代性的主干,与人类有限论相伴而生的意志主义最终提供了现代人类发展科技、走向宇宙的基本思想动因和重要助力。

然而,正如史蒂芬·温伯格所说,“宇宙愈可理解,也就愈索然无味”:在“走向宇宙”的思想脉络中,隐藏着现代虚无主义和科学危机的总根源。现代物理学“彻底数学化”的进程意味着对世界进行同质化的处理,而一个同质化的世界则象征着“物丧失自身”的结果——物不再是物,而是全同粒子;人的意志力求将自我作为万物的尺度、从自身出发构造世界,但这种“赋予”加强了世界的无意义。那么,在这一语境下,我们应当如何意识到并克服虚无主义?

在人类尝试回答这一问题、进行自我拯救的新策略中,最重要的答案之一正是“安居大地、回归地球”。其中,对“现代失位症”的反省和拯救,即“位置(topos)”概念的回归和对“空间(space)”的反省,是一个较为流行的命题。在20世纪哲学家对此的探索实质上是对大地的存在论地位的讨论——地球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几何意义上的球体,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厚土”,抑或是诺亚方舟和宇宙飞船?

吴国盛教授认为,现代社会最典型的表征是虚浮于半空、缺乏大地的概念,而人类自我拯救的核心正在于恢复大地和天空的固有隐喻。正如太空中的宇航员会对地球产生特殊的怜爱之情一样,或许人类越是走向凌空蹈虚、走向宇宙,越能爱护地球、增加回归地球的冲动。


人类世技术与“非人类世”时代:数字存在与走向太空的无奈与必然

孙周兴教授则似乎走向了与吴国盛教授相反的思想路径。在梳理人类世技术对地球和人类本质不可逆转的影响,及人类在这一背景下对“成为数字存在”和“走向太空”这两条相异道路的探索后,他似乎更强调“出离”的必然,而非“回归”的可能

pic3-sun_zhou_xing.jpg
◹ 孙周兴教授

孙周兴教授首先引入了人类世的概念。地质学家和哲学家眼中的人类世始于1945年。在这个纪元,一方面,人类成为影响地球地质地形和进化的主要力量直接造成了地球表面改造、气温上升、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等后果;另一方面,从哲学角度出发,人类世却是以消灭自然人类为标志的“非人类世”。这不仅是因为作为这个时代开启标志的广岛原子弹爆炸超出了自然人类的理智和认知范围,导致了绝对虚无主义时代的到来,而且还是自然人类在技术工业的否定下面临生存困境的结果。具体而言,核弹核能、环境激素、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四种核心人类世技术在积极、肯定趋势的包装之下,对人类文明进行了全面的异化和否定,导致了自然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衰落,以及文化和历史的断代,也使地球加速走向不可安居的困境。

在这一语境下,人类将何去何从?孙周兴教授认为,技术工业提供了“数字化”和“走向宇宙”两个方向。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路径的基底在于工业革命后自然人类文明向技术人类文明的全面转化;同时,相比技术上的进步,这一变化更底层的逻辑是人类观念在时间观、思维、数制、逻辑和媒介上,从线性到非线性、关联性,从十进制到二进制、从形式逻辑到数理逻辑,以及将比特(bit)而非原子(atom)视为媒介的转变,而这在实质上正是“数字存在”的基础定理。

“数字存在”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在数据中通过数字和数字关系而得到形式化表达的存在样式。作为技术时代的存在规定,它已经拥有数字化生存、元宇宙、全球脑等多样化表达方式,并通过“普遍算法”和“普遍智能”两种基于数据主义的概念展开。数据主义逻辑中“宇宙由可计算的数据流组成”和“数学定理同时受用于生化和电子算法”这两种假定,不仅打破了动物与机器的区隔,产生了不受躯体约束、在理论上永生的数字生命,更将“走向宇宙”视为可计算的步骤,使其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技术工业在地球不可安居的时代提供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这两种选择的背后,实质上是“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技术世界”的终极命题。在孙周兴教授看来,科学乐观主义与进步主义理念及随之产生的增熵性生产与消费同样是人类世技术统治的后果,它还会将自然人类逐步改造为非自然的、技术性的人类,使人类在未来必将面临具身存在和数字存在同时存在的局面。尽管与吴国盛教授类似,孙周兴教授同样认为“出离”与“回归”、“走向宇宙”与“安居地球”并非全然矛盾,将在未来文明中成为最基本的、相互纠缠的主题;但他最终强调,由于数字存在本身即为一种以逃离大地、逸出地球的存在样式,在技术人类眼中,离开地球、走向太空,走向出离超越之路,或许终将是必然而无奈之举。


撰稿:马琳 Berggruen Intern






博古睿讲座   UCCA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机构  

活动时间:

2023-11-25

活动地点:

北京UCCA报告厅

活动状态:

已结束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