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博古睿讲座07 | 比较框架下重新思考“智慧能力的本质”

2019-12-13 08:34:12

主要观点:从人和动物的比较框架出发,人工智能研究者可通过了解人类和动物的智能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探索如何将它们用于人工智能研究。智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概念下讨论智能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角。思考智能的本质不应该只关注外在行为表现,而应探究内部机制。

人工智能是时下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从业者对于“智能”的理解却远未形成共识。人工智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机器学习,智能有着比这一理解更加复杂的内涵。从人类发展的视角,心理发展是几十年的过程;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智能的演化更有着数亿年的历史。围绕“智能”这一主题,在2019年11月19日举办的第7场“博古睿讲座”上,北京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从人类心智和动物心智的比较框架出发,分享了她在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领域多年研究中,对于智能本质的思考。

“人工智能是人类心智研究的一面镜子,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就是对人类的一种探索,也就是对未来生命可能方式的探索。”博古睿学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在主持环节进一步介绍了讲座主题,他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心智在物理世界如何实现的问题。如果对人类智能的认识不够深刻,很难创造未来的智能。

讲座开场后,苏彦捷提出,比较框架在我们解释所看到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在对各个物种智能的比较中,大部分大学生会把alphago和黑猩猩这样在人们认知中非常聪明的动物相提并论,也就是说人们通常具有对于事物智能水平的基本判断,在这一判断中有些机器人是很聪明的。

之后苏彦捷回顾了心理学对人类智能的探索历程。智能是一种系统性的能力,因而难以直接给人类智能下定义,心理学领域存在多种理解智能的理论,研究的概念系统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而智能测试和对智能的界定紧密相关,持有不同的概念系统的研究者会开发出不同的测量系统,并设计相应的测量工具以衡量对应能力。比较心理学在不同层面的比较中界定智能,如生物层面、心理测量层面和适应环境的结果层面。现在心理学家一般将智能理解成大脑的高级认知活动,而机器并不是生物系统,很难体现大脑的认知功能。

智能相关的概念中,智慧(wisdom)与智力(intelligence)存在区别,人们对于智慧的理解与时间轴之上的远见具有密切联系。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信息加工层面的认知(cognition),相较而言,智力侧重于外在表现,而认知则是类似程序的内表型;智力是一个总体性概念,而认知主要是概化抽象化的特异性成分。

苏彦捷进而指出,比较框架对于人工智能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通过了解在人类智能的研究以及人和动物的比较中使用过哪些概念,探索如何将这些概念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的智能本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纳入动物之后就变得更加复杂。探索动物智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描述人和动物同异的途径: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关注外显行为,神经科学关注生理层面的过程,而演化心理则讨论智能的远因。理解智能涉及到认知、适应、学习、信息加工等多种概念,引入不同的概念,人们讨论智能就会运用不同的视角。

在界定动物智力时需要注意,不同物种的感觉优势不同,反应的可利用性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衡量能力水平,而应考虑测量方法对于特定物种是否适合。另外,个体差异也是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仅仅通过外显行为难以界定动物的智力水平,背后还可能存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人通过语言识数,而动物运用的是知觉能力,人和动物具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因而数能力难以比较。

苏彦捷从这个角度反思设计给机器人的智能测试,认为用韦氏智力测验这类衡量人类智能的测试去测量机器人是不适用的,很多机器人实际上并不如研发者所说的那么聪明。例如,研究者常常将镜像测验当做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准性测验,但是即使获得了相似的测验结果,背后的内部机制是否和人一致是值得考虑的。由此,苏彦捷在最后一部分发言中提到,大家重新思考“智慧能力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往往关注外在行为的功能表现,但是相同的表现之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内部机制,而忽略这一点会误导我们对于比较结果的认识。

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发起的“博古睿讲座”,近期从多学科、跨领域视角观照“人工智能”主题,其原由近些年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的越来越多的震撼,而——未来人工智能又会将人类社会带向何方呢?无论怎样,我们今天已经无法阻止这场技术革命的步伐,它那迅捷的脚步已经迈向一个未来社会的景况。

* 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生蓝天蒙采写。

(杨嘉琪/编辑)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活动时间:

2019-11-19

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

活动状态:

已结束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