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活动预告
活动回顾

博古睿工作坊|后人类时代的身体与主体

2024-04-24 09:25:55

2024年4月27日,“后人类时代的身体与主体”工作坊由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合作,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人文高等研究院钟楼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参加此次工作坊的有冯雪峰(杭州师范大学)、高畅(中国社会科学院)、赖立里(北京大学)、刘柳(中央民族大学)、苏春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洪喆(北京大学)、王婧(浙江大学)、汪民安(清华大学)、张晨(中央美术学院)、张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共十位学者。一天的时间里,与会学者围绕身体的边界、感知觉与实在、以及如何理解身体(body)-主体(subject),自我(self)-个体(individuation)等主要议题进行报告和讨论。


赖立里作为工作坊的召集人和负责人做开场引言,介绍了工作坊的缘起与研究背景,工作以报告、评议讨论与总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汪民安以“器官何为?”为题,梳理了关于器官和身体的关系,从弗洛伊德的“阳物中心主义”以及他对身体和生命的理解、梅洛-庞蒂对“身体是一个和谐完整的有机整体”的主张对弗洛伊德的打破、到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对身体打破组织化,成为流动与未知的构想。“无器官身体”并非德勒兹首创,它来自于法国先锋戏剧大师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汪民安还提到了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通过服药以改变身体与感知来完成的行为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无器官的身体实践例子。


张晨以“身体反对图像”为题,聚焦布鲁斯·瑙曼与黄永砯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以“身体”为线索,结合相关理论研究解读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身体案例,并尝试展开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体叙事。身体艺术不仅关乎行为表演、呈现为身体的图像,也涉及绘画、雕塑、装置等不同媒介中不可见的身体,它以一种抽象的情动力量,朝向了对于图像、权力与技术的反叛。进而,“身体”概念所触及的性别、身份、欲望等议题,也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历史与思想潮流紧密相关。


高畅以“重复的语言和差异的身体:德勒兹与巴特比”为题,从梅尔维尔的短篇《抄写员巴特比》的故事入手,运用德勒兹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巴特比不断重复说出的“我宁愿不”中,德勒兹发现了一种处理语言的方式——让语言逃逸至自身的极限。语言的逃逸使得巴特比句式呈现出毁灭性、传染性和外在性的特征,这一重复的句子因此激活了差异的身体,让巴特比成为一个德勒兹意义上的独特者。从德勒兹对独特者的偏爱中可以见出德勒兹的方法——以差异与重复的游戏打破固执己见的同一性。在差异与重复中反观语言和身体的诸种切面,可以看到,重复本身即是行动,其中充满了运动着的奇异之物。


赖立里以“身体的语言:感知觉与实在“为题,提出”身体的语言“不是用语言去言说身体,而是身体自己的表达(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用栗山茂久的话,身体的语言就是身体的感知,正是身体的不同感知形塑了不同的医学。发言从栗山茂久对于古希腊与中国医生的脉搏和脉象知识形成的历史讨论入手,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感知觉与身体观乃至医学的密切关系,由此延伸出的语言、感知觉与实在的互为形构。最后回到当代中西医并行不悖的现实世界,提出此次讨论的核心问题:既然身体并没有一个本质性的存在,相异的身体/感知觉/实在,一定意味着本体论意义上的差异吗?是谁在坚持“本体论差异”?其后有着怎样的权力关系?本体论政治/ontological politics恐怕才是今天的“本体论转向”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


王婧以“控制论视角下的共振与听觉感知”为题,从控制论,尤其是第二波控制论的角度,思考共振的模式,并将其与作为身体感知的聆听的哲学讨论作对话。王婧讨论从传感器(sensor)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感知信息投喂给全球的感觉市场、产出预制感受(ready -felt)与氛围,到感觉形态(sensology)这一与意识形态对立的概念,指出对感受力的控制是一种集权,对感受力的管理技术是纳米级别的,进而会改造和简化我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性如何可能?王婧指出我们需要不再对感官进行控制、解除意义的媒介技术。


王洪喆以“海子之死与中式控制论的历史残片”为题,试图从诗人海子之死切入,探讨控制论思潮在1980年代的中国打开的另类时间线。海子在诗人身份和1980年代精神的象征之外,也是中国政法大学系统论和控制论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以及一名气功修行者。海子对于法律系统论的写作呼应了战略武器专家钱学森在1980年代对气功的支持。他们设想中建立在控制论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中国未来乌托邦,为我们理解当下历史的陌异性提供了新的线索。


张凯以“控制论视角下的身体认知”为题,从控制了的定义出发,指出控制论研究为人类反观自身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摧毁了人类理性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将具体的身体存在视为了建构自我意识和世界认知的核心。因此,面对控制论及赛博格带来的人类身份焦虑,重要的不是去幻想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主奴关系,而是从在场的身体出发,从具身的认知出发,去设想一个人与整个物质世界共同依存和演化的现实。


苏春艳以“伤以求生:从身体到主体性的可能问题“为题,从献祭理论的视角重新解读人类血液的文化史。她认为,血液既是人类和他者(神、共同体、家族等)进行沟通的介质,同时也是身体和主体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赖立里指出,苏春艳的研究还可以加入对中医血气关系的讨论。


刘柳以“‘有感之身’:朝鲜族舞蹈课堂的感官训练”为题,选择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崔月梅教授的朝鲜族舞蹈课堂为民族志对象,指出朝鲜族舞蹈的课堂训练一方面追求有感的身体如何“获得”;一方面也追求“有感身体”如何“动人”。“有感之身”的提出,是为区别过往那些仅讲求舞蹈形态、动作顺序、语法结构及符号象征等,这类将舞蹈身体对象化及视觉中心化的舞蹈身体观,转而追求以身体感觉及其音乐性——这类以“不可见性”为其特征的感觉节奏;其次,朝鲜族舞蹈身体的意义还根植于不可见的音乐性感觉,而非可组织化与形式化的动作。进一步而言,它倾于用静-虚结合的身体方式调遣身体空间的动感和动觉。


冯雪峰以“与女神共舞”为题发言。发言的英文原题为Performing with Goddesses,沿着拉图尔讨论圣母朝圣现象时的提示,以歌剧《白毛女》所本的白毛仙姑传说为中心,尝试性地勾勒出女神的本体论“说明书”。借助人类学领域中正在涌现的本体论思潮,透过身体和感官的参与,从“表演/展演”(performance/enactment)的角度来理解女神的存在模式,正是通过“结盟”(alliance)、“内卷”(involution)和“共同生成”(becoming-with)等实践形式,我们才能够与女神一起共舞。


工作坊的讨论环节围绕对脑机接口与器官、东西方身体观的共同点、身体对权力与规训的反抗等进行了讨论。与会学者对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为本次工作坊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文字:田馨媛

编辑:陈彧婷


简介

活动主办方:

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活动时间:

2024-04-27

活动地点: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钟楼三楼报告厅

活动状态:

已结束

嘉宾

赖立里

学者  

文化人类学

王婧

学者  

声音研究